目前,提高
难粘塑料的粘接性能主要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处理和研究开发新型胶粘剂来实现。其中对
难粘塑料表面进行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①在
难粘塑料表面的分子链上导人极性基团;②提高材料的表面能;③提高制品表面的粗糙度;④降低或消除制品表面的弱界面层。
难粘塑料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化学处理法、高温熔融法、气体热氧化法、辐射接枝法、ArF激光法及
低温等离子体法等,其中低温等离子体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材料
表面处理方法。
难粘塑料难粘除了结构上的原因外;还在于材料表面存在弱的边界层。这种弱的边界层来自聚合物本身的低分子成分,聚合加工过程中所加入的各种助剂,以及加工和储运过程中所带人的杂质等。这类小分子物质极容易析出、汇集于塑料表面,形成强度很低的薄弱界面层,这种弱边界层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塑料的粘接强度。
表面活化
在等离子体作用下,
难粘塑料表面出现部分活性原子、自由基和不饱和键,这些活性基团与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接触会反应生成新的活性基团。但是,带有活性基团的材料会受到氧的作用或分子链段运动的影响,使表面活性基团消失,因此经
等离子体处理的材料表面活性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表面聚合
在使用
等离子体活性气体时,会在材料表面聚合产生一层沉积层,沉积层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材料表面的粘接能力。在
低温等离子体对
难粘塑料进行处理时,以上四种作用形式会同时出现。因此,可以根据
低温等离子体所使用的气体,将其分为反应型低温等离子体和非反应型低温等离子。
表面刻蚀
在
等离子体的作用下,材料表面的一些化学键发生断裂,形成小分子产物或被氧化成CO、CO:等,这些产物被抽气过程抽走,使材料表面变得凹凸不平,粗糙度增加。
表面接枝
在
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改性中,由于等离子体中活性粒子对表面分子的作用,使表面分子链断裂产生新的自由基、双键等活性基团,随之发生表面交联、接枝等反应。